lundi 28 avril 2014

Accueil > Les rubriques > Appareil > Société > 當臺灣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當臺灣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台灣攝影家集錦

, Sun Wei-Shiuan 文/孫維瑄

Toutes les versions de cet article : [français] [中文] [台灣中文]

Avec cet article nous entamons une présentation de l’œuvre d’une dizaine de photographes de TAÏWAN autour de la question et de la relation entre conception orientale et occidentale du paysage. Des images du grand dehors ne cessent de venir se mêler aux images qui peuplent l’univers intime de chacun. C’est à comprendre ces entrelacs d’intentions et de visions que ce texte et les suivants vont s’attacher.

台灣,太平洋中的一方島嶼。人們身上流著海洋民族的血液,有一種壯闊的胸懷,又有一種含蓄的美感。在一處棲息,心與眼卻從不停止飄泊;在某處駐足,雙眸與手卻不斷補捉與探索。綜觀台灣攝影家對於風景的關注,其心象與意境的轉折,與台灣風土的豐富性相得益彰。台灣多元的地理環境與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造就了特殊的影像創作風格。“台灣風格”巧妙地呼應當代對多元文化的關注,蘊含歐陸殖民文化的風貌、東洋簡明雅致的結構、中國傳統美學的韻味還有本土的符號與情感。本文不敢企冀將百家爭鳴又蓬勃多元的台灣藝術概括分類,但求以一種宏觀的角度為西方與國際觀者簡明闡釋藝術家的創作概念與藝術形式,進而共同探尋其中的奧妙。

Pin-Hhua Chen
Panorama Of Lighthouse

« Paysage »從西方詞源學的概念來說,是指由觀察者從某一特定視點進行水平或垂直觀察所截取的有限空間。視覺上包含了空間的線條、特徵與形式,進而推廣為人文風貌的綜覽。自十七世紀起,西方風景畫有了長足的發展,油畫反覆琢磨的特性,讓畫布儼然成為承載被描繪物象在不同時間的集錦。風景在藝術家眼與手的交互作用下不斷變化,或可說不斷趨近創作者內心的投射。現代藝術理論更進一步發展出 : 「藝術並非再現可見的事物,而是讓萬物變得可見」« L’art ne reproduit pas le visible. Il rend visible ». 將藝術家自主性的內心想像力與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Hung Shih-Tsung
Sunshine Sprinkles on my Home 2009

然而,« Paysage »依照客觀的地理條件,其在東西方自然不能等量齊觀,再加上其被賦予的人文內涵,在東西方的表現上更是各有千秋。

Hung Sheng-Chang

« Paysage »在東方的文化脈絡中被演繹為“山水”的藝術與文學形式,是中華傳統美學中重要的課題之一。自古文人雅士往往寄情山水,寓景抒懷。甚而被用來探討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無論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或是崇古尚天,皆反映出華夏文化獨特的宇宙觀與內在哲思。又「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是人們心性的投射,同時藉由觀想“山水”達到心靈的昇華與理性思辯的精進。

Chen-Hao Yang

在近代,隨著攝影形式的出現,該題材對內在心靈探尋的豐富性,以及可發揮的多元表現形式與視覺特性,使得« Paysage » 在至今仍然是藝術家持續關注的主題。 於是,東西方對« Paysage »的當代表現又似乎發展出了一種關乎人類本質的“共性”。由此,也開始了彼此交流與心靈探索的契機。

Chung-Liang Chang
Paris 2012
Lu Liang-Yeavn
YANG Che-Yi
Hooi-Wah SUAN